2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材料(2021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材料范文(2021年)

 教育整顿个人对照检查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XX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本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列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自觉,筑牢了忠诚根基,为自查自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在政治思想、履职尽责、公正执法、廉政自律方面深刻自查自纠,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查找差距和不足,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对照“四查四纠”,现作如下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思想方面。一是政治意识弱化。注重具体业务工作,对党和国家政策、政治大局关注不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有时对一些不当言论,不敢当面反对,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髙高挂起”的思想;“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在工作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待提髙。二是理论学习虚化。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要求就学,无要求就不学,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一些法治理论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理解层次,存在“实用主义”现象,学用脱节,学用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三是理想信念软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没有学深悟透,领悟其精髓,没有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始至终贯彻到政法工作中,党性修养还需加强,原则性还需提高,是非观念还需增强,坚守法治的职业信仰还需坚定。四是宗旨意识淡化。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还不够牢固,守纪律、讲规矩还没有形成高度自觉。对群众感情不深,作风不够扎实,考虑自己的东西过多,从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出发来想事干事做的不够。“执法者”的角色较重,“服务者”的角色较轻,特权思想时有发生,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履职尽责方面。一是工作主动性不强。遇到难点工作,有被动应付、疲沓拖拉的现象,有时干脆把矛盾上交或转办,有当甩手掌柜的思想存在,不能主动积极的寻求工作的突破点。二是敬业精神缺乏。职业认同感有所降低,不能正确看待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对职业的热情和兴趣度下降。干事激情不高,用心程度不够,不敢担当作为,遇到问题绕道走,不敢动真碰硬,回避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工作效率质量不高。三是责任心不强。对急难险重工作有抱怨情绪、推诿行为,叫苦叫累。有时,执法随意性大,执法方式简单,不听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在执法履行职责上,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现象。这些问题影响到执法质量,造成执法不规范,执法工作不透明。

 (三)

 公正执法方面。

 一是法律素质有待提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更新意识不强,办案还停留在以前的老方法上,与新规定、新程序不相适应,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没有很正确的体现在办案中。二是执法程序有待规范。对执法程序认识到位,但抓实不够。执法办案工作仍停留在以往的粗放型管理上,没在“实”“细”上下功夫。在执法中,有时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赋予当事人、行政处罚相对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重视不够,保障不力。三是执法公正有待加强。执法办案时,不能始终做到客观公正、罚过相当,有的加重处罚,有的处理畸轻,处罚不一致,“自由裁量权”标准把握不统一。关系案、人情案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四)

 廉政自律方面。一是执行制度不严。在执行“八项规定”和省市配套规定上,态度不坚定,认识有差距,执行有疏漏。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侥幸心里,有“大事不犯,小事不算”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严,执行标准不高,没有从思想深处触及灵魂。二是纪律作风有所松懈。存在内部打招呼、靠说情、托关系办“人情案”、“关系案”,存在“面子观”、“朋友观”,影响了公正公平执法。办案中有拖沓、拖延情况,执行中有消极、延缓等问题。三是“四风”问题没有肃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在思想中还有一席之地,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还有存在的空间。意志不够坚定,有接受吃请、娱乐的现象。虽然没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违法乱纪行为,但一些廉政“小问题”还隐藏在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当中,认识不深,警醒不够,自律意识不强。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

 政治站位不高,理想信念不牢。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把习近平的法治思想学深悟透,融入到政法工作当中。对“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理解和落实不到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提升还需加强。重业务、轻理论思想较严重,没有真正把加强党性修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必修课。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的认识不够深入。

 (二)

 宗旨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够。在执法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树得不牢,还没有真正把群众

 放在最高位置,对群众服务不到位。习惯于以执法者和权力者的姿态,用行政手段来指导群众,没有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不善于依靠群众来齐心协力抓法治、维稳定、保安全,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没有完全立起来,不注重慎独、慎微,在公心与私心的关系上存在私心杂念,在党性与个性关系上存在个人主义,与讲党性重修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担当精神不强,作风纪律不严。面对比较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退缩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参照老经验、老办法、老惯例,缺乏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的勇气。面对不良风气,有不愿惹事上身的想法,头脑中还缺少敢于负责、为党委分忧的担当意识。作风建设标准要求不高,没有把抓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执行制度和规定不严,导致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自律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将有些制度当作摆设,尤其是在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方面,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素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政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紧密结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卫士。

 (二)

 强化宗旨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筑牢,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净做人、清白为官。坚持换位思考,切实铲除特权思想,从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想着群众,在服务上为了群众。坚持政治建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与本职业务,开展岗位练兵,练好“内功”,自强素质,提高执法能力、服务大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自觉有效地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政法机关的有关执法工作要求,严格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手续,确保执法质量的提高,多办“铁案”,多办“精品案”。

 (三)

 强化纪律意识,提升执法素养。要以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逐一进行查摆,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到位。从警示教育中,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敬畏法纪威严。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执法工作生命线,积极学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养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习惯,形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高度自觉。熟练掌握执法依据、执法流程,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提高执法水平,坚定不移地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者、社会和谐

 稳定的维护者。

 县人民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评估报告材料范文(2021年)

 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评估报告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县法院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聚焦干警思想根源问题,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和英模教育,为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打牢了思想基础。按照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三看”标准,现将我院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工作评估报告如下:

 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情况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和上级法院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部署要求,紧扣目标任务,坚持超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从严从实督导,突出抓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创新,促进教育整顿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一)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确保高点开局。我院把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等待、不观望,早谋划、早部署,为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做好了充分地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2020年12月14日制定《***县人民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方案》并于2021年3月28日进行了完善,2020年12月15日进行动员部署,2021年3月15日召开推进会,4月日召开领导小组调度会。第一时间谋划组建我院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成

 立工作专班,组建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副院长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线索工作组、顽瘴痼疾整治组、舆论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专项组,统筹负责、全面推进全。

 (二)深学细悟,把握重点,营造浓厚氛围。学习教育

 环节重点是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我院强化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同时,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突出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以政治教育铸“魂”,以警示教育明“纪”,以英模教育提“气”,引领全院干警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一是细化实施方案。严格对标上级新部署新要求,反复修订完善了《***县人民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县人民法院“3+1+N”学习计划》《“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形成推动教育整顿工作深入开展的强大体系。

 二是政治教育方面。2月18日,组织全院干警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3月23日上午,***县法院部分干警在***县公安局三楼会议室参加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培训:县委书记张恒讲党课,纪委书记赵亚东作廉政教育报告;3月23日下午,***县法院部分干警在***县公安局三楼会议室参加政治轮训:中共赤峰市委党校张树峰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25日起,组织各支部干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政法工作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3月26日下午,王亚昕院长为全院干警讲“常怀敬畏之心,练就公正之身”主题党课;纪委监委派驻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组长赵锦芝作廉政教育报告。3月17日,组织干警以视频会的形式参加赤峰市中院召开的全市法院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3月22日,组织全体干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三是警示教育方面。1月20日下午,***县法院召开“初心不可违、使命不可负”警示教育大会,会上观看了***县纪委监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初心使命不可违》;3月22日上午,院领导及各部门正副职参加赤峰市中院组织召开的《全市法院警示教育大会》;3月25日,***县法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警示教育大会,全院干警参加;3月26日下午,***县法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月28日上午***县法院组织干警到县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四是英模教育方面。3月28日上午,组织全院干警观看电影《邹碧华》;3月30日上午,邀请“全国优秀法官”赤峰中院民二庭审判员邓宏涛在县公安局三楼会议室为全县政法干警作英模事迹报告。3月25日晚间起,***县法院开展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暨党史学习教育?每日一学”活动,全院干警以支部为单位于下班后在院学习一小时,学习内容依照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的规定书目为准,自选内容为辅,增强全院干警的理论思想和政治素养。

 二、

 全员参加保证达标率我院在编在岗干警109人,有3人因病不能参加学习,分别为单广福、马德纲、王玉俊;有3人借调到其他单位,均在其工作单位进行学习。全院干警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100%,政治、党史、警示和英模教育参学率达100%o

 三、

 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情况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方面:一是充分认识党史学习和教育整顿的重要意义。不断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汲取营养,持续引导全院干警全面领会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和学习不足的危险,自我加压,切实提升了深入学习党史、勇于自我革命的自觉性。

 二是工作学习两不误。引导全院干警主动把入党誓词摆进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中来,摆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干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训词中来,把个人职责工作摆进法院审判各项工作中,切实提升了广大法院干警干事创业、顽强拼搏的积极性。三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作为“四项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方面:自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我院围绕“服务+业务”工作思路,全院干警在思想上有了升华,作风上有了改进,服务上有了创新。

 一是开展以“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千名干警送法下乡”活动,48名干警对接帮扶15个乡镇村对群众讲解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有哪些、怎样防范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共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彩页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百余人次,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及当地党委欢迎与好评,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审判质效有提升,教育整顿开始后与去年同期结案率对比增加8%;化解信访积案1件,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3件。立案实行一次性办结制度,不能一次性办结的,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2次必须办结;另外对涉及企业的案件开通立案绿色通道,对案件争议不大等类型案件开启速裁程序,审判时限控制在21天左右。三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走进***鑫马铸业有限公司和宁玖红火龙果专业合作社,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企业代表介绍了民法典中涉及企业的部分相关条款和法律知识,帮助企业防范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以上为我院自评报告,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于成龙清名素著,除了“于青菜”之外,“于糠粥”“于豆腐”“于半鸭”都是于成龙在各地工作时留下的名号。民谚说,“千里为官只为财”,但于成龙为官几十年,不管当了多大的官,其日常生活一直“稳定”地处于温饱线左右甚至以下,图个啥?是他能力太差,只会高谈阔论清正廉洁,毫无经邦济世之才吗?不然,这位不追求自己生活水平,也没有太多生活情调的“于青菜”,是严于律己、宽以待民,不仅是一位廉吏,更是一位能吏,不仅有想法,更有办法,尤其为公理财堪称一绝。

 于成龙清名素著,除了“于青菜”之外,“于糠粥”“于豆腐”“于半鸭”都是于成龙在各地工作时留下的名号。民谚说,“千里为官只为财”,但于成龙为官几十年,不管当了多大的官,其日常生活一直“稳定”地处于温饱线左右甚至以下,图个啥?是他能力太差,只会高谈阔论清正廉洁,毫无经邦济世之才吗?不然,这位不追求自己生活水平,也没有太多生活情调的“于青菜”,是严于律己、宽以待民,不仅是一位廉吏,更是一位能吏,不仅有想法,更有办法,尤其为公理财堪称一绝。

 于成龙在入仕之前,理财之能就已牛刀小试。于成龙的祖上是“永宁于氏”,曾是富贵之家,明末清初乱世之际,于成龙这一支家道中落。面对重重困难,于成龙作为“家长”,承担起了重振家业的担子。他“率其佃仆,及时耕种,及时耘耨”,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公平持正。于成龙勤俭当先,又颇有经济头脑,一边改进种植技术、精耕细作,一边逢低而入、不断扩充田产。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于家重兴。于成龙离家为官之时,已为长子于廷翼留下一份殷实的家业。

 于成龙理家财,能振家业;理公财,更兴邦国。顺治十八年(1661年),45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这在当时是穷苦烟瘴之地。于成龙在《治罗自纪并贻友人荆雪涛》中所记,“入县中,一如郭外,居民六家,茅草数椽”,真是满眼凋敝,何处话凄凉!即使一穷二白,于成龙仍爱民敬业,经济之事一丝不苟,履职奉公兢兢业业。他有大局,更重细节,征收赋税的时候,在大堂亲自坐镇,以防胥吏弄虚作假。除了例行公务,于成龙尤重体察民生疾苦,曾向当时广西巡抚金光祖建议改革盐务弊端,“禁官运”“革埠商”,加大支持“流商”力度,引入战略竞争者,重塑市场,还利于民,普惠于民。于成龙还建议,积粮备荒,平准均输,打击“奸商”。这些建议疏通了市场流动,以良政良策安抚民生,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于成龙因为政绩卓异,屡被升迁至棘手岗位,犹如救火队长。他在福建任上化解粮荒,尤为精彩。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63岁的于成龙被任命为福建布政使。当时,清朝正在致力统一台湾,大批军队入闽备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福建作为战区,军需补给压力巨大。部分米商一心囤积居奇,企图大捞一把,无异于火上浇油。因此,八闽尤其是重兵之地泉州,米价飞涨、兵民交困,康熙十九年(1680年)初,海峡前线激战正酣,粮草短缺越发严重。情急之下,福建总督姚启圣带头捐出五千两白银,同时令下属各司道府捐足五千两,凑齐一万两白银,交由于成龙火速前往福州购粮。其实,当时福州形势也不容乐观,米价已经翻倍,涨至每石米二两一二钱左右。怎么办?大举买粮,必将再度推高粮价,还不一定买够足数;若不速购,数万人马嗷嗷待哺。

 转变思路,才有出路。于成龙出人意料地反其道而行之,坚定地做粮米市场的“空头”,组织实施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多空搏杀”。经过精细测算和反复推敲,于成龙改购粮为“借粮”,沟通协调,筹集足够“头寸”。于成龙的“筹码”是从粮道手中暂借,原为官方储备的秋粮,一般轻易不能动用,但是于成龙的周密方案和拳拳之心打动了福建巡抚吴兴祚,一路绿灯。于成龙从闽县借粮一千石,从侯官县借粮两千石,又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凑齐了五千石,先行运往泉州。接下来,外省粮食运抵福建,于成龙用这部分粮食补齐了官方战略储备,狠狠打击了市场“多头”的嚣张气焰。到嘴的鸭子飞走了,粮商原来的设想落了空,而且买卖双方局势已经发生倒转。由此,福州粮价不升反降,很快跌到了每石一两左右,市场“多头”经此一役灰飞烟灭。于成龙既救了泉州前线之急,又平抑了福州飞涨的米价,可谓一箭双雕。

 问一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还真吗?”毛泽东读过《共产党宣言》后,坚信马克思主义从未动摇,并经常讲,“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区别真假马列主义”。邓小平也讲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共产党人之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信仰科学、信仰真理。

 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行动有力量。方志敏在狱中文稿中曾多次谈到共产主义信仰,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并为此献出了生命。正是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崇高的信仰,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最终换来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现在个别党员干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既愧对先烈,也愧对党章。信仰缺失是最大的缺失,信仰如果缺失,“主心骨”就立不起来,精神上就会缺钙,就难以站稳脚跟,就会得“软骨病”,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实践证明,共产党人唯有对马克思主义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才能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克服前进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

 问一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还深吗?”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不忘本来”,积极“吸收外来”,永远“面向未来”,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不容易,坚持住这条道路更不容易。改革开放后,有人怀疑:中国搞的还是社会主义吗?苏联解体后,有人怀疑:中国的社会主义还能搞多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怀疑:社会主义体制到底具有怎样的优越性?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赞叹“中国奇迹”、对表“北京时间”、倾听“中国声音”,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这也充分证明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应该拥有无比的自信,没有理由不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有了共同的信念,就能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成就伟大事业,反之就会一盘散沙、一事无成。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踏踏实实往前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美好蓝图终将会实现。

 问一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还强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实现民族复兴的初心从未改变、信心从未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他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新的长征。在前行的道路上,有的党员干部面对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思想上摇摆不定,行动上犹豫徘徊。南昌起义南下失败后,朱德面对极其艰难的处境,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朱德革命到底的坚定决心,稳住了动摇的军心,坚定了官兵的信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同样需要当年那种不畏艰难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同样需要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种拼搏精神。

 从战略角度经营山东抗日根据地

 从战略角度经营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背靠中原,南接江淮、北迫平津,与东北辽宁隔海相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枢纽,具有战略地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迅速南进,国民党军仓皇溃退,山东局势一片混乱。为发展好这一重要根据地,党中央、毛泽东1938年底指令罗荣桓等去山东,领导打开当地的局面。

  当时各派势力犬牙交错,形势异常复杂,要靠为数不多的部队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首要的就是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打击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为此,罗荣桓根据毛泽东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原则,提出了山东根据地“插、争、挤、打、统、反”的六字方针。插,就是插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之间的空隙地带,由边缘地区插入腹地;争,就是广泛发动群众,争取一切抗日力量;挤,就是挤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顽固势力;打,就是坚决打击日军和汉奸武装;统,就是同积极抗日的国民党军疏通团结,保持统一战线;反,就是反“扫荡”、反摩擦。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罗荣桓领导部队积极争取地方开明抗日武装万春圃、孔昭同,团结驻在山东的东北军于学忠部,挤走顽固派县长李长胜,打掉反共的白彦地主武装,团结广大抗日力量开创了山东根据地的新局面。

  坚决打击日伪军,是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的前提。对此,罗荣桓十分重视。他立足敌我形势,大力组织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先后发表《坚持我们的边沿游击区》《准备打破敌人紧缩包围封锁我们的根据地》等文章,强调在敌占区和根据地之间的边沿游击区大力开展游击战,反对过早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错误观点。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山东军民采用速打、速决、速走和打不过就走、走不了就散、散不了就躲、敌人过去了在后面打等方法,普遍开展“麻雀战”“车轮战”“地雷战”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建立坚强的人民军队,是从战略上经营好山东根据地的基础,罗荣桓为此也花费了大量心血。他高度重视整训部队,要求严格教育,讲求实效,加强战士的射击、刺杀、投弹、近迫作业以及夜战近战训练。罗荣桓认为,军队的基础在连队,必须加强连队工作,“从连队中来,到连队中去”,这是他在红军时期任党代表时就获得的宝贵经验。在精兵简政中,罗荣桓注重保留骨干、充实基层,机关编制大幅压减,但部队得到充实,“精华”俱在。日本投降后,以这些整编的骨干为基础,山东一下子就拉起了8个师,并向东北输送6万主力部队,成为保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和东北斗争主动的重要力量基础。

  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我军发展到30万,民兵达60万,控制了80余县,真正成为我军掌握下的重要战略基地。毛泽东后来曾这样评价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山东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立足敌后斗争形势独创“翻边战术”

  1941年和1942年,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根据地不断被蚕食。罗荣桓认为,蚕食和反蚕食、“扫荡”和反“扫荡”的长期反复是敌后游击战的特点,而山东根据地地域狭小,缺乏回旋余地,如果仍然按照十年内战时期打运动战的方法,将很难突破敌人的包围。为此他提出了“翻边战术”,即把主力部队,不是设置在根据地的腹地,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敌人的根据地的边沿地区。当敌人“扫荡”时,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而是“敌进我进”,即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紧缩,还有较大空隙时,由根据地边沿游击区,“翻”到敌人后方去,打乱敌人部署,粉碎敌人之“扫荡”。

  留田突围就是应用“翻边战术”的成功案例。1941年11月,日军调集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发动多路、多梯队的“铁壁合围”,将罗荣桓等2000余人合围在留田一带。在突围方向上,大家意见不一,有人主张向东进入滨海根据地,有人主张向西进入蒙山,有人主张向北同山东纵队会合,而罗荣桓认真分析敌情后,认为向东要过沂河和沭河,可能钻进敌人的口袋。北面,敌人正疯狂南压。西面,临蒙公路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即使过了蒙山,也会成为日军和国民党顽军合击的目标,从而主张向南从临沂方向突围。山东党政军其他领导人大吃一惊,仔细琢磨又觉得合情合理。临沂虽是敌人大本营,但是敌人估计抗日队伍不敢向其老巢前进,而敌人又集中到北部沂蒙山区,后方必定空虚,该主张很快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入夜,队伍向南在敌人的缝隙中迂回穿插,果然发现敌人后方守备空虚,部队在高里折而向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德国进步记者希伯也在突围的队伍中,他后来把这次突围写成文章登在115师的《战士报》上,题目叫做“无声的战斗”,引起广泛关注。之后,“翻边战术”被作为军事原则得到广泛应用,使斗争一步步推进到敌人的心脏地区,为我军在山东敌后赢得战场主动权,逐步转入反攻起了重要作用,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罗荣桓的翻边战术,不是战术,是战略。他掌握山东局面以后,敌人越蚕食,根据地越扩大。”

  在游击战争中灵活运用政治攻势

  1941年底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兵力不足、后方空虚,为更多地榨取华北的人力物力,日军推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阴谋,企图在军事力量的支撑下,从政治上瓦解抗日力量。罗荣桓认为,分散性的游击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要贯彻“政治攻势为主,游击战为辅”的原则,在军事斗争中很好地将政治攻势结合起来。根据罗荣桓的这一指示,山东各地普遍采用了点“红黑点”、记“善恶录”的办法争取伪军。伪军人员中谁做了一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给他记个红点,谁做了坏事,就记一个黑点,并把这些事登记起来,红点可以赎罪,黑点要受到惩罚。在对伪军宣传时,不断公布记录结果,对不接受警告的,坚决打击、镇压。各区还积极利用伪军家属争取和瓦解伪军,进行“唤子索夫”运动,开展“身在曹营心在汉”宣传。仅在1943年,就瓦解伪军7000余人,建立了1000多个内部秘密关系,收到很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