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7篇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7篇

 学好党史“必修课”持续推动全系统高质量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的重大问题,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持续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下功夫、求突破。

 学党史,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历史观,善于登高望远,在思维格局上立得高、看得远,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悟思想,就是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发挥班子带头作用,即带头抓学习,把潜心自学作为重要基点,在学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抓宣讲,“七一”前后,组织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到所在党支部和基层联系点讲党课、讲党史;带头抓整改,深入查找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偏差,认真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持续深入推进整改。

 办实事,就是要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在专卖、烟叶、销售等战线创新“自选动作”,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多为烟农、零售客户和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增强广大烟农、零售客户和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新局,就是要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持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省局(公司)党组确立的全系统“十四五”发展做到“六个坚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科学编制并精心组织实施“十四五”规划,抓住机遇、担当作为,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在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汲取智慧力量阔步迈向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2

 百年党史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活教材”,是我们补钙壮骨、淬炼灵魂的“营养剂”。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面向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坚定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前进的勇气信念。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作为党员,有义务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人、红色故事的宣讲员。

 学习党史,就要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信念。箪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是以生命熔铸信仰所写就的不朽史诗。如今,我们学习党史,就要学习先辈们、榜样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学习党史,就要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接续奋斗、创造奇迹的历史。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坚,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磨砺过硬的作风,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学习党史,就要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要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将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坚持一岗双责,既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又要靠前指挥,从严抓好分管领域落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服务站党小组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建向基层有效延伸。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抓基层打基础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站稳人民立场,与零售客户同向发展,努力让更多的客户认同我们。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新一轮转型发展结合起来。事业发展永无止境,要从党史中汲取永续奋斗的力量,汲取应对挑战的智慧,提高自身把握形势、应对变化挑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谋划推动工作的能力,找到全系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正确路径。

 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3

 党史学习教育,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历史,我们才能全面看待历史、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才能把握历史规律。

 坚持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就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时刻不忘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为民情怀,践行使命担当。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习党史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把握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并在汲取经验教训中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成果。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善于从党史中汲取精神之钙,将其融入血脉,内生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劲的前行动力。坚持把党建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对各项工作的统领和保障作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构建持续发现、储备、培养、使用干部人才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全系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为民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办好办实。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不断加强专卖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行为规范。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审批服务更加精简便民。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信息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之力。百年党史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要从党史中汲取不断向前奋进的力量,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推动专卖管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烟草专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树立“大规范”理念,坚持一体推进“严防、严控、严查、严惩”机制建设,以更大力度加强规范经营监管。要不断增强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为全系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学党史守初心奋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4)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系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管党治党、从严治党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自我监督的基本要求。全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将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筑牢信仰之基,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严明纪律规矩,加强政治监督。学习党史,要深刻领悟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治党管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全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将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开展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行业落地见效;紧紧围绕行业政治生态开展日常监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紧围绕“四个落实”开展巡察监督,充分发挥巡察工作政治保障作用;紧紧围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执纪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群众路线,持续纠治“四风”。学习党史,要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全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将紧盯“四风”老问题和隐形变异新问题,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做到久久为功、化风成俗。

 强化系统施治,务求工作实效。学习党史,要深刻领会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依规依纪依法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努力办好每一起案件、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要强化辩证思维,看待问题要有全面、历史、辩证的眼光,核查问题要有客观公正、公道正派的立场,既有查实也有查否;处理问题要坚守原则、讲究政策,既有从轻也有从重,真正做到对干部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要有理有实有力有节,有理就是要在纪理法理上站得住,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站得住;有实就是必须客观公正、尊重事实,不能搞先入为主;有力就是保持全面从严的力度,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办事,不枉不纵;有节就是要把握好政策尺度,防治矫枉过正,实现最佳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主动担当作为开创烟叶工作新局面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5)

 学好党史,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践行初心使命。只有学习党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脉络,认清历史事实,才能更加深刻认识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责任担当,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学好党史,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学习党史,深入了解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的历程,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好党史,才能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办实事、开新局。只有学好党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通过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开创工作新局面。

 要汲取百年党史力量,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行业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全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烟农办实事”实践活动,全系统烟叶工作人员每人包靠5名烟农,股级以上干部再挂靠5个植烟村,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3个植烟乡镇,通过包靠联系,一是促进干部职工学好党史,锤炼党性修养,改进工

 作作风;二是为烟农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三是突破烟叶生产存在的瓶颈问题,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

 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汲取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智慧和经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党建、管理、创新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烟叶管理体系,提升工作水平。坚持以烟农为中心,推进组织方式、作业方式、服务方式、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减工降本、烟农持续增收。坚持“中棵烟”发展方向,强化轮作和品种两个基础,完善“三项技术”,打造均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提高市场信誉。坚持规范发展,抓好全面审计和问题整改,不断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6)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善于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与上级党组织同频共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站稳人民立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锤炼全系统广大党员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推动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继续探索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好理念、好做法向零售客户和烟农延伸,助推零售客户和烟农增收致富。扎实做好各级“第一书记”帮扶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局(公司)机关以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基层的沟通联系,真正摸清基层工作情况,掌握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中央为基层减负的新精神、新举措,认真执行全系统年度发文计划、会议计划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确保全年发文只降不增,严控计划外会议,为基层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澎湃动力。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在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就企业管理工作而言,要聚焦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精益管理,为全系统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深入推进直属单位和省局(公司)机关两个层面的流程建设,继续推进精益业务,分领域开展“十佳流程”评选、管理诊断,实行处级干部课题同台评审,抓好课题成果推广应用,推动管理与业务深度融合。用好对标管理平台,做实市县两级分类对标,实施第二批结对帮扶,促进短板消缺和平衡发展。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拓展重点工作差异化考核,发挥目标导向和引领作用。同时,配合做好上、下半年两次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工作,更好发挥企业管理在业务提升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提升,为全系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范文(7)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党组成员,我要带头学党史受教育,组织好报社学习教育,抓好全行业学习教育的宣传工作。

 带头学党史受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指定书目,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一步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激励责任担当,抓好“十四五”工作落实,自觉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扎实开展好报社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上级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迅速部署和抓好这门必修课。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以上率下,推动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立足报社和行业宣传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整改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解决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发展问题,破解员工成长通道和行业通讯员队伍建设等问题,凝聚向全媒体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

 高质量完成宣传报道任务。作为行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报社分党组必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好国家局张建民局长在烟草行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对行业媒体提出的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宣传任务,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平台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宣传。在网、端增设地方频道和栏目,逐步满足行业直属单位宣传需求。加大与中央媒体的学习交流,积极发出行业声音。加强与商业平台对接合作,发挥行业视频通讯员作用,共同制作发布学习教育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党课,形成报纸视频音频全业态宣传报道体系,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全力抓好省局(公司)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厅建设,为全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新平台。

 《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时有“圣童”之称。长而博学多闻,善谈老庄,兼好释典,通晓百家之说,尤精医药之学。为人超凡脱俗,先后婉拒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征召,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后世尊其为“医圣”“药王”。

 《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时有“圣童”之称。长而博学多闻,善谈老庄,兼好释典,通晓百家之说,尤精医药之学。为人超凡脱俗,先后婉拒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征召,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后世尊其为“医圣”“药王”。

 《千金要方》共计53万字,分233门,合方论达5300余条,包括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内容主要是:序例(大医习业、大医精诚、治病略例、诊候、处方、用药、合和、服饵、药藏)、妇人诸病方、少小婴孺诸病方、七窍诸病方、风毒脚气病方、诸风病方、伤寒诸病方、五脏六腑诸病方、内科诸病方、外科诸病方、食治、养生、平脉、针灸等。

 《千金要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诊断学、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最值得推崇的是,该书以“务在简易”为编撰宗旨,打破传统方法,以脏腑病证统方,将杂病之方以“五脏六腑”为纲进行分类,即在某脏某腑之下,先分虚实,次别寒热,继列与本脏腑相关的病证。这种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是对《黄帝内经》脏腑学说的发展,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不仅查阅方便,而且有助于对疾病的系统认识。此外,该书将《妇人方》《少小婴孺方》置于全书之首,其用意及编次均具创新之意,开创男女平等风气之先河。

 《千金要方》在深化疾病个性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在论症上明确按内、外、妇、儿、针灸、急救等学科分科列病,每一学科均涉及许多独立的疾病和病名,分析了病源、症候及其诊断指征和治疗方法。例如在寄生虫病方面,提出了蛔虫、蛲虫、寸白虫(绦虫)、射工(血吸虫)等,病源十分具体,针对病因展开治疗。这种针对疾病个性分门别类的研究,将每种疾病从其病原学角度进行深入的考察,突破了前人“六淫为病”的笼统说法,为区分疾病、探求病因,寻找特异性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

 《千金要方》对唐以前及唐初药学成就、民间药物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对中药材的栽培、采取、贮存、保管、炮制加工及汤、酒、丸、膏等十余种剂型的制作方法,都有详尽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识药,亲自参与药物的采集和炮制,反映出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其用药思想对当今临床治疗具有颇多可资借鉴之处。《千金要方》中还大量记载了孙氏本人长期临证用药的经历和体会,反映出不拘泥于古方大胆创新的理念。其中,他结合炼丹术的技艺与剂型、以砒霜治疗疟疾的临床实践,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学成果和治疟方法,早于国外1000多年。

 《千金要方》所收方剂约4500余首,除来自于前人或当代医家著作外,还包括孙思邈本人的临床用方、民间的单方验方,各少数民族以及国外的医方,涉及伤寒、内科杂病、妇科、儿科、五官、外科、皮肤病、美容乌发、养生食疗等,内容极为广泛。其中的食治、养性、补益等方面的论述与方治,体现出孙思邈在养生对抗衰老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说,具有开创之功。在食疗学方面,孙氏对食物的分类与论述、“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治疗原则、饮食宜忌学说为后世中医食疗养生学奠定了基础。在养生学方面,《千金要方》上承《黄帝内经》及秦汉魏晋六朝的养生思想,下启唐后养生理论,在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方法简便易行,其方治切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在其晚年编著的《千金翼方》中,孙氏明确提出“养老大例”“养老食疗”,创造了我国初具规模的老年医学体系,较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罗杰·培根于公元13世纪写的《老年人的治疗与青年人的保护》一书早600余年。

 《千金要方》是针灸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主要体现在:一是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将经络腧穴集中绘于三人形之上,使之准确直观,一目了然。二是进一步阐释了经穴理论,补充发展了经络腧穴学说。三是发明了手指比量取穴法,至今仍然广泛运用。四是首次提出“阿是穴”,以患者痛处为穴,直接进行按摩针灸,较腧穴更有显著效果,扩大了针灸穴位范围。此外,该书在扩充经外奇穴、选编针灸验方以及提倡保健灸、注重热症灸等方面多有创建,为针灸临床治疗与保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千金要方》在医学教育方面,树立了以“精”“诚”为核心的准则。所谓“精”就是医技深湛,“精”在对天地人、人的生命、人的肉体组织和各种精神活动的整体辨证认识、准确把握和积极维护。所谓“诚”就是医德高尚,诚在“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诚在“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诚在“对患者皆如至亲,普同一等”“用生命以济危急,一心赴救”。“大医精诚”的医德学说,将儒家“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是孙思邈学说的主题和核心,其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医德学说,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奠定的医学道德体系,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医德法典的渊源。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全书共81个问题,采用问答方式。每一个问题采用的方式都是用“曰”字开头提出问题,然后用“然”字开头进行回答。但并没有说是谁问谁答。从《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个书名可以推测是黄帝问(当然是托名黄帝),作者回答。作者是谁呢?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是扁鹊。

 扁鹊,原本是黄帝时代的一名神医,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超,而被大家称为扁鹊。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扁鹊秦越人立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秦越人,是渤海郡鄚(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医疗经验丰富,长于脉诊。秦越人带着弟子不辞艰辛,周游列国,行程数千里,为了济世救人,随俗为变。他到邯郸时,得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到洛阳时,得知当地人敬爱老人,就做了专治老年人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得知当地人喜爱孩子,就做了治小孩疾病的儿科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是一位医技高超的“全科医生”。他在虢国曾经用针刺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在齐国曾准确判断齐桓侯疾病所在部位。他不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而且擅于运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各种方法。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被天下人称为神医“扁鹊”。也正因如此,所以遭到秦国的太医令李醯的嫉恨,最后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

 扁鹊在医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脉诊。《史记》称赞他是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也说:“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擪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其实扁鹊对望闻问切四诊都是很精通的,他可以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变化,尤其在脉诊方面更是神奇,他发明了三部九候脉诊法,对其中的寸口脉诊多有体会,这些在《难经》里可见一斑。

 那么《难经》究竟是不是扁鹊创作的呢?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有关扁鹊的著作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但没有提到《难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也已经佚失。可喜的是2012年从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20支医学竹简,后被整理成九部医书,其中部分医书,专家认为就是扁鹊学派失传的医书。竹简中出现的“敝昔”两字就是“扁鹊”。

 《八十一难》的书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难经》的书目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而第一次明确提出《难经》是秦越人所作的人是唐代的杨玄操。从内容上看,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本《难经》互有出入。晋代王叔和《脉经》收录了一些《难经》原文,但这些原文均不见于今本《难经》,估计另有传本。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注《难经》,这是已知的《难经》的最早注本。唐代杨玄操就是在吕广注本的基础上重新编次的。北宋翰林院医官王惟一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勘。后人整理成《难经集注》,成为通行本。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肯定或否定《难经》就是扁鹊作的,但从《难经》诊脉、经络等内容看,与扁鹊是有关系的,至少可以看成是扁鹊学派的著作。

 《难经》对中医学的贡献

 《难经》采用问答方式探讨了中医学的81个问题,内容涉及脉诊、经络等各个方面。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从《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里面提炼出来的,是对《黄帝内经》一些重要理论的发展,有很多观点是首创,所以被认为是《黄帝内经》的“羽翼”,和《黄帝内经》等并列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难经》全书81难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1难至第22难讨论脉诊,第23难至第29难讨论经络,第30难至第47难讨论脏腑,第48难至第61难讨论疾病,第62难至第68难讨论腧穴,第69难至第81难讨论针法。《难经》首创了很多理论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在脉诊方面,首创“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寸口”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老中医在手上桡动脉把脉的地方。这就把原本需要全身“三部九候”的脉诊法大大简化了。原来的“三部”就是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而《难经》提出只需取中部手上的寸口就可以诊断疾病。把全身的“三部九候”简化为“寸口”的“三部九候”。即把医生三根指头按压的部位分为寸、关、尺三部,每一部位又根据按压的深浅分为浮、中、沉三候,共九候。两只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和肺、脾、命。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全息诊断方法,几千年以来一直被中医所使用。

 第二,在藏象学说方面,创立“右肾命门”的学说,突出肾—命门的重要性。在《黄帝内经》中“命门”指眼睛,可《难经》却第一次提出右肾为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这一观点为后世医家广泛运用,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难经》建立了以“肾(命门)—元气—三焦”为轴心的整体生命观,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经络学说方面,第一次提出“奇经八脉”的概念,完善了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的循行理论,对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证候等作了系统阐述。此外还对《黄帝内经》的十二正经理论作了补充和整理,使十二正经理论更加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这样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构成了经络学说的主体。《难经》首次提出“八会穴”的名称,对八会穴的临床主治作了论述,还完善了十二原穴、五输穴、俞募穴等特定穴位的理论及临床运用。

  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人生价值?这是一个曾被无数人问过且继续为无数人追问的话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问题。“生命”不只是生理意义上的肉体生命,更是一种精神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母体留下的信息与外部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来说,应当把“三不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

  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人生价值?这是一个曾被无数人问过且继续为无数人追问的话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问题。“生命”不只是生理意义上的肉体生命,更是一种精神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母体留下的信息与外部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来说,应当把“三不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

 “三不朽”凝结着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

  何谓“三不朽”?此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说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大概是古人走出了蒙昧、野蛮时代后对人生价值的幡然醒悟,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考、把握和追求,道出了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抵达了过去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抵达的有关人生价值的哲思层面。

  人有了德,就会行为有范、行止有度,遵规守矩,组成一种明晰有度的生命节奏,一种可亲可依的立体结构,由此社会才会文明,世界才会温暖。诚然,道德来自于内,是无所不在的自制力量;法律来自于外,是国家意志。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外力监督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体现人的主动性?由此,致力于立德的人,永远超凡脱俗、永远扬着思考的头颅、永远以慈祥的眼光注视着远方,感化众人,泽被后代。

  建功立业,造福社会,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一直为人类所向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本质上是对人的一种规定、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也就是要履行的一种担当。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离不开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先贤的伟大历史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永远不可磨灭。建功立业者,受人尊重,他们的事业,也会通过多种形式,传之于后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类通过语言宣示着崇高的理想、弘扬着不朽的信念、阐发着深邃的哲理、描述着美妙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能说出有品位的话,能说出惊人之语,或者能够留下有内涵有质量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或把思想、经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能对社会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就是做到了“立言”。

 “三不朽”的实质是人生的大格局

  “三不朽”强调的是人生要有大格局,即要为社会民众谋利益,要以天下为己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任何人成就事业,首先在于人生格局,因为“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一个格局大的人,可能出身的环境很贫苦,但是却很有可能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源于他们身上优异的品质很多,其中“身在红尘不随俗,志存高远心系国”是最为显著的特点。比如,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与朋友约定“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问题、不谈家庭琐事,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所以,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才会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时代强音。

  这是何等的人生格局啊!

  一个格局小的人,往往自身就存在很多的恶习,可能人不穷,但是心却很穷,胸怀狭隘、目光短浅,功利味十足,遇人首先揣测对自己有多大利用价值,遇事条件反射般估摸出有多少利益可捞。有的地位、学历不可谓不高,但做人做事首鼠两端、俗不可耐,“官一升,脸就变”“杯杯先敬有钱人”等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现象,在这些人身上发生是十分自然的。由于没有天地情怀、没有哲学情怀、没有对生命的虔诚和关爱、没有人性深度的透视和剖析,也就难以有“三不朽”的境界和品位。

 “三不朽”精神的内涵总是与时俱进

  “三不朽”价值目标赋予了中国人继时性价值目标的张力和追求,集中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中,同时这一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不断赋予时代内涵。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虽经历朝代更替,时代发展,但社会主流群体大多是“三不朽”精神的倡导者、宣扬者,更是其实践者,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与时代同行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下的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需要思想也能产生思想,渴求理论也能产生理论的时代。

  新时代的立德,就是以明德为旨归,涵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坚持注重德行和党性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葆有共产党人的初心,凝聚正能量,以正确的价值观陶冶身心、尊崇德行、提升人格、榜样示范,为社会作出表率。

  新时代的立功,就是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的担当意识和精湛的能力水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建功立业必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行;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同时要具备担当奉献精神,肩负起“利民为本”的责任,“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以为民立功之根本,既实现功业成就之心,亦不负党的重托与人民的信任。

  新时代的立言,就是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坚守,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言。要放宽视野,深刻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时代内涵、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展现其背后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树立新时代的思维、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回应新时代的呼唤,勇立时代潮头,走进实践深处,密切联系群众,发出时代先声,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追求“三不朽”的人生境界

  社会是有机的组织,既需要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革命家等社会精英人物的杰出贡献,也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因而,英雄伟人可以不朽,贩夫走卒也可不朽。社会赋予每个成员以一定的角色,肩负相应的历史使命,他们分别以自己的个体能量满足实现社会面貌的变革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民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从所“立”的主体对象来看,立德、立功、立言是社会各阶层都参与其中而设立的理想人格追求,也是各层级各时代都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不同阶层的人的家庭条件、社会阅历、教育修养、社会文化等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追求“三不朽”的成效时有差别。成就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代表了一种精英信仰范式的“三不朽”,而一些社会上的普通人虽然他们日常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杰出的社会贡献,但是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视为普通范式的“三不朽”,但正因为它普通,才是最接地气、很有生命力的。

 《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时有“圣童”之称。长而博学多闻,善谈老庄,兼好释典,通晓百家之说,尤精医药之学。为人超凡脱俗,先后婉拒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征召,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后世尊其为“医圣”“药王”。

 《千金要方》共计53万字,分233门,合方论达5300余条,包括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内容主要是:序例(大医习业、大医精诚、治病略例、诊候、处方、用药、合和、服饵、药藏)、妇人诸病方、少小婴孺诸病方、七窍诸病方、风毒脚气病方、诸风病方、伤寒诸病方、五脏六腑诸病方、内科诸病方、外科诸病方、食治、养生、平脉、针灸等。

 《千金要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诊断学、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最值得推崇的是,该书以“务在简易”为编撰宗旨,打破传统方法,以脏腑病证统方,将杂病之方以“五脏六腑”为纲进行分类,即在某脏某腑之下,先分虚实,次别寒热,继列与本脏腑相关的病证。这种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是对《黄帝内经》脏腑学说的发展,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不仅查阅方便,而且有助于对疾病的系统认识。此外,该书将《妇人方》《少小婴孺方》置于全书之首,其用意及编次均具创新之意,开创男女平等风气之先河。

 《千金要方》在深化疾病个性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在论症上明确按内、外、妇、儿、针灸、急救等学科分科列病,每一学科均涉及许多独立的疾病和病名,分析了病源、症候及其诊断指征和治疗方法。例如在寄生虫病方面,提出了蛔虫、蛲虫、寸白虫(绦虫)、射工(血吸虫)等,病源十分具体,针对病因展开治疗。这种针对疾病个性分门别类的研究,将每种疾病从其病原学角度进行深入的考察,突破了前人“六淫为病”的笼统说法,为区分疾病、探求病因,寻找特异性治疗方法开辟了道路。

 《千金要方》对唐以前及唐初药学成就、民间药物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对中药材的栽培、采取、贮存、保管、炮制加工及汤、酒、丸、膏等十余种剂型的制作方法,都有详尽的阐述。值得一提的是,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识药,亲自参与药物的采集和炮制,反映出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其用药思想对当今临床治疗具有颇多可资借鉴之处。《千金要方》中还大量记载了孙氏本人长期临证用药的经历和体会,反映出不拘泥于古方大胆创新的理念。其中,他结合炼丹术的技艺与剂型、以砒霜治疗疟疾的临床实践,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学成果和治疟方法,早于国外1000多年。

 《千金要方》所收方剂约4500余首,除来自于前人或当代医家著作外,还包括孙思邈本人的临床用方、民间的单方验方,各少数民族以及国外的医方,涉及伤寒、内科杂病、妇科、儿科、五官、外科、皮肤病、美容乌发、养生食疗等,内容极为广泛。其中的食治、养性、补益等方面的论述与方治,体现出孙思邈在养生对抗衰老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说,具有开创之功。在食疗学方面,孙氏对食物的分类与论述、“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治疗原则、饮食宜忌学说为后世中医食疗养生学奠定了基础。在养生学方面,《千金要方》上承《黄帝内经》及秦汉魏晋六朝的养生思想,下启唐后养生理论,在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方法简便易行,其方治切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在其晚年编著的《千金翼方》中,孙氏明确提出“养老大例”“养老食疗”,创造了我国初具规模的老年医学体系,较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罗杰·培根于公元13世纪写的《老年人的治疗与青年人的保护》一书早600余年。

 《千金要方》是针灸医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主要体现在:一是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将经络腧穴集中绘于三人形之上,使之准确直观,一目了然。二是进一步阐释了经穴理论,补充发展了经络腧穴学说。三是发明了手指比量取穴法,至今仍然广泛运用。四是首次提出“阿是穴”,以患者痛处为穴,直接进行按摩针灸,较腧穴更有显著效果,扩大了针灸穴位范围。此外,该书在扩充经外奇穴、选编针灸验方以及提倡保健灸、注重热症灸等方面多有创建,为针灸临床治疗与保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千金要方》在医学教育方面,树立了以“精”“诚”为核心的准则。所谓“精”就是医技深湛,“精”在对天地人、人的生命、人的肉体组织和各种精神活动的整体辨证认识、准确把握和积极维护。所谓“诚”就是医德高尚,诚在“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诚在“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诚在“对患者皆如至亲,普同一等”“用生命以济危急,一心赴救”。“大医精诚”的医德学说,将儒家“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是孙思邈学说的主题和核心,其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医德学说,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奠定的医学道德体系,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医德法典的渊源。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全书共81个问题,采用问答方式。每一个问题采用的方式都是用“曰”字开头提出问题,然后用“然”字开头进行回答。但并没有说是谁问谁答。从《黄帝八十一难经》这个书名可以推测是黄帝问(当然是托名黄帝),作者回答。作者是谁呢?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是扁鹊。

 扁鹊,原本是黄帝时代的一名神医,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超,而被大家称为扁鹊。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扁鹊秦越人立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秦越人,是渤海郡鄚(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医疗经验丰富,长于脉诊。秦越人带着弟子不辞艰辛,周游列国,行程数千里,为了济世救人,随俗为变。他到邯郸时,得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到洛阳时,得知当地人敬爱老人,就做了专治老年人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得知当地人喜爱孩子,就做了治小孩疾病的儿科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变化自己的医治范围,是一位医技高超的“全科医生”。他在虢国曾经用针刺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在齐国曾准确判断齐桓侯疾病所在部位。他不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而且擅于运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各种方法。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被天下人称为神医“扁鹊”。也正因如此,所以遭到秦国的太医令李醯的嫉恨,最后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

 扁鹊在医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脉诊。《史记》称赞他是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也说:“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擪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其实扁鹊对望闻问切四诊都是很精通的,他可以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变化,尤其在脉诊方面更是神奇,他发明了三部九候脉诊法,对其中的寸口脉诊多有体会,这些在《难经》里可见一斑。

 那么《难经》究竟是不是扁鹊创作的呢?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有关扁鹊的著作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但没有提到《难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也已经佚失。可喜的是2012年从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20支医学竹简,后被整理成九部医书,其中部分医书,专家认为就是扁鹊学派失传的医书。竹简中出现的“敝昔”两字就是“扁鹊”。

 《八十一难》的书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难经》的书目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而第一次明确提出《难经》是秦越人所作的人是唐代的杨玄操。从内容上看,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本《难经》互有出入。晋代王叔和《脉经》收录了一些《难经》原文,但这些原文均不见于今本《难经》,估计另有传本。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注《难经》,这是已知的《难经》的最早注本。唐代杨玄操就是在吕广注本的基础上重新编次的。北宋翰林院医官王惟一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勘。后人整理成《难经集注》,成为通行本。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肯定或否定《难经》就是扁鹊作的,但从《难经》诊脉、经络等内容看,与扁鹊是有关系的,至少可以看成是扁鹊学派的著作。

 《难经》对中医学的贡献

 《难经》采用问答方式探讨了中医学的81个问题,内容涉及脉诊、经络等各个方面。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从《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里面提炼出来的,是对《黄帝内经》一些重要理论的发展,有很多观点是首创,所以被认为是《黄帝内经》的“羽翼”,和《黄帝内经》等并列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难经》全书81难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1难至第22难讨论脉诊,第23难至第29难讨论经络,第30难至第47难讨论脏腑,第48难至第61难讨论疾病,第62难至第68难讨论腧穴,第69难至第81难讨论针法。《难经》首创了很多理论和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在脉诊方面,首创“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寸口”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老中医在手上桡动脉把脉的地方。这就把原本需要全身“三部九候”的脉诊法大大简化了。原来的“三部”就是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而《难经》提出只需取中部手上的寸口就可以诊断疾病。把全身的“三部九候”简化为“寸口”的“三部九候”。即把医生三根指头按压的部位分为寸、关、尺三部,每一部位又根据按压的深浅分为浮、中、沉三候,共九候。两只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和肺、脾、命。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全息诊断方法,几千年以来一直被中医所使用。

 第二,在藏象学说方面,创立“右肾命门”的学说,突出肾—命门的重要性。在《黄帝内经》中“命门”指眼睛,可《难经》却第一次提出右肾为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这一观点为后世医家广泛运用,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难经》建立了以“肾(命门)—元气—三焦”为轴心的整体生命观,在中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在经络学说方面,第一次提出“奇经八脉”的概念,完善了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的循行理论,对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证候等作了系统阐述。此外还对《黄帝内经》的十二正经理论作了补充和整理,使十二正经理论更加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这样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构成了经络学说的主体。《难经》首次提出“八会穴”的名称,对八会穴的临床主治作了论述,还完善了十二原穴、五输穴、俞募穴等特定穴位的理论及临床运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因制空权在美军手中,对志愿军战斗行动极为不利,上级要求志愿军空军迅速开赴前线同美军作战。此时的韩德彩正在解放军第五航空学校努力学习航空理论,渴望早日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驾驶战鹰去参战。然而,对于只读了一年私塾的他来说,要在一个月内掌握涉及飞行原理、飞机发动机工作原理、构造和应用,以及领航学、地形学、气象学等十几门学科的航空理论,谈何容易。

 拼啦!不就是一个月时间嘛,他下定决心。背负这种信念和精神,他硬是凭着年纪轻、身体好、精力旺、记忆强,从零开始,把不懂的或不太懂的,统统背了下来;课堂上不懂的就缠着教员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通为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自习,看讲义,与其他学员对笔记,加深认知和理解;晚上熄灯了,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总是先把教室门关上,窗户的插销不插,等其他人睡下了,再从窗户跳进教室继续学,一学就到深夜。后来,航校怕影响学员身体,熄灯后教室不让进,他又跑到走廊上看笔记,背诵所学的课程。就这样,他每天学习达18小时,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没有脱过衣服、洗过澡,咬着牙拼了过来,在最后的理论考试中,他以四分的成绩闯过了航空理论这一难关,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航空理论学习任务。

 航空理论学习的圆满结束,标志着韩德彩踏上了新的台阶,但对于一个战斗飞行员来说,还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起步。当时,初教机雅克-18是必须要过的关,他誓言不辜负党的培养,又拼上了:在地面练习开车、试车时,他对座舱的各种仪表、参数、功能、位置力求烂熟于心;在领航准备工作时,从制作地形图、飞行操作,以及飞机前后舱设备的分布,他反复画、认真听、强行记。在机场现地教学时,对座舱实习、起飞保持方向、着陆地面夹角以及穿保险伞的练习,他都取得了五分成绩。在飞行准备任务时,按照看地形和特技飞行动作要求,他从起飞到着陆滑行一遍一遍练,直到教官满意为止。在练习特技飞行时,他从大坡度盘旋,到垂直动作,从螺旋到横滚,一连串动作和程序,始终与教官保持高度一致,形同一人。在小组第一个放单飞时,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驾驶着战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升、转弯、下滑、着陆一系列动作,他飞得顺当、干净、利索。

 新增加的对地目标攻击和编队飞行两个科目,前者虽是体验性科目,不开炮也不照相,但他学得认真,打得坚决;后者虽是一个架次带飞,但他严肃对待,严格按照教官讲述的操纵要领,在地面反复练,深刻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韩德彩以特技螺旋的全套动作考试合格,圆满毕业。

 临战前夕,韩德彩又以拼的姿态,投入到米格战斗机的理论、技术学习以及战前的训练。米格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一流的飞机,在他的心里,既然是一流的飞机,就要用最短的时间,在抗美援朝战场打胜仗、立战功。1951年7月1日,韩德彩被分配到沈阳东塔机场空15师43团1大队当僚机飞行员,团长季鸿让他学飞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学习刻苦用功的韩德彩,很快掌握了米格-15战斗机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操纵使用方法、故障的判断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