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浅析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包涵社会管理创新主体的认识论,也充分体现出依靠群众实施社会管理创新这一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对当前社会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种种问题及反思,明确贯彻群众路线必须遵循的原则与具体工作思路、做法,推动社会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转变,是社会管理相关部门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存在问题及反思

 (一)多元化群众主体让社会管理无所适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可大体划分为: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员、办事员、个体户、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者等阶层,每个阶层每个人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形成了多元化的群众主体,这必然导致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不同的阶层站在各自立场必然会对社会管理提出不同的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面对这些诉求,实施社会管理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势必会有所取舍,并因此而损害部分阶层的利益,让社会管理有所不从。

  (二)复杂化干群矛盾让社会管理逐失根基。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统筹的步伐明显加快,部分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群众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增加了社会的对立,激化了矛盾的冲突,导致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有理信访和无理取闹相互交织,潜在问题和突发事件相互交织,现实社会问题与虚拟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导致矛盾上交,境内外敌对势力以及别有用心之人,不断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党群干群关系,让社会管理逐失根基。

  (三)多样化社会问题让社会管理内外交困。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现行体制机制制约;方式方法滞后等多样化问题,是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贯彻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大障碍。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行政管理体制高度集中,行政职能强大,行政绩效不完备,导致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在于政绩要求,而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却将没有具体评价考量标准的贯彻群众路线工作予以挤占,群众路线基础在持续冲击下不断削弱,社会管理内外交困。

  二、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加强服务群众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更新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服务群众的内涵和加强对群众服务力度。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创新民生优先措施、增强群众幸福感,让群众真正从社会管理创新中享受到方便得到实惠。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政府应当深刻理解公共服务的本质、认同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居民需求完善服务功能、围绕便民转变服务方式、围绕特殊群体创设特色服务,做到亲情化服务,努力为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教育、居住管理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是强化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摒弃强制性模式,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达致社会管理目标,发挥促进行政民主、降低治理成本的特殊功效。建设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就不能停留在监督管理等职能上,柔性管理手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入点。政府不但要重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功能,现在更要强调培育市场,培养市场主体的能力,改变以往指挥命令的刚性管制方式,更多地运用行政调解、行政协商、行政指导等柔性管理方式。

  (二)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让社会管理如有源之水,畅流不息。

  一是整合有利资源。注重提高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改变传统管理体制的管理手段单一,变一家管为多家管,通过整合基层公安、民政、安监、信访、工商、国土等各方力量,全力构筑为民排忧解难的综合服务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大排查、大下访、大化解活动,着力化解各种矛盾隐患,并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

  二是强化社会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非营利、非党派的民间自治组织,引导其帮助政府扩大信息渠道,弥补社会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足问题,搭建起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更广阔平台,政府适度放权,做好监管和引导,挖掘社会管理的市场吸引力,依照不同团体的功能,承担相应的能由其自行担负社会治安管理职能,进行有偿服务。

  三是注重群众参与。在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听证、信访等具体制度,通过完善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引导和保障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依靠群众推进管理。建设和谐社会,提升群众满意度、激发群众幸福感,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深化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切实维护辖区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众关系融合

 ”为目的,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梯次管理、逐级负责”的网格化工作格局,逐步建立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不断探索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综治、法治、社会矛盾化解等长效工作制度,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创新工作。

  二是推进城乡一体。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重点,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的,推动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信息化、城乡户籍一元化,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城乡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对待。

  三是加强基层民主。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政治优势,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同创新社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管理方式从自上而下的等级控制向平等互动的民主协商转变,形成政治发展与社会管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通过认真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以民主促合作,以合作促信任,以信任促发展,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最终促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理性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