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暨产业大招商会议上表态发言

  努力建设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暨产业大招商会议上表态发言

  “十三五”时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州战略部署,着力抓招商、扩规模、调结构、稳增长,工业总量提升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园区平台加速成长,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但从规模总量、产业结构等方面看,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工业规模总量偏小。“十三五”期间,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虽始终保持在10%以上,但直到2021年,规模工业总产值仅为135亿元,仅占全州9.8%。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2021年,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7%,但铁合金等传统重工业占比超过工业总量的60%,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三是产业链条较短。现有的五大支柱产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产品低端化等问题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营商环境不够优化。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的基础配套和要素保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受遗留问题影响,营商环境受创,影响了企业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下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州部署,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突出工业倍增,解决体量小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求突破。我们将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聚力构建“2+4”新型工业发展体系,奋力实现“六个大突破”。

  一是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实施两大主导产业提质行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突破发展; 持续支持冶金企业技改升级,推动产业产品向高端转型,持续巩固基础材料支柱地位。实施四大特色产业倍增行动,重点推动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生态特色食品四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1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270亿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70亿元,工业规模总量实现倍增。

  二是育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建溢机器人、标准电机等高科技企业发展成为龙头标杆,重点支持金孟、恒鑫等集团做大做强,实现基础材料集团化发展。同步抓好上峰水泥、元诚轴承等特色企业培优育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到2021年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20家,打造10亿级企业5家以上,5亿元级企业10家以上。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紧盯“2+4”产业招引一批领军企业落地独山,形成聚集效应。围绕微型马达、智能终端领域,完善产业链,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 持续推进基础材料转型升级,建设“煤—电—冶”一体化循环产业园; 引进配套产业以及下游龙头企业,做大轴承产业基地; 依托水泥、玻璃、石材等产业优势,推进“黔石出山”,建设建材产业园; 稳步推进卓阳、华电、中核等光伏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能、产品质效。支持东锑、法拉第等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实施“万企融合”行动,加快大数据与工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争创“专精特新”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响独山轴承、电机等品牌。力争到2021年,“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到50家,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

  二、突出产业招商,解决链条短的问题,在产业集群发展上求突破。立足独山区位优势,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机遇,聚焦“2+4”产业体系补链、延链、强链。

  一是抓专班领衔。围绕“四轮驱动”,建强主要领导领衔招商行动专班,明确“一条产业链、一位分管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名特派员”机制,压实招商责任。强化跟踪服务、驻点招商,重点促成标准电机、法拉第总部搬迁,华电、中核、中林等央企项目落地。

  二是抓重点区位。主动对接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招商质效; 发挥独山农业发展优势,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全省生猪产业聚集突破区等牌子,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农旅结合招商; 紧盯央企、500强企业,加大“旅游+”康养文旅产业招商力度,盘活现有景区资源。

  三是抓产业配套。聚焦我县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生猪养殖等重点产业,引进一批上下游优质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同时依托我县香港产业园、麻尾工业园区等载体,集中引进一批关联和升级项目,提升特色产业能级。

  三、突出项目服务,解决保障弱的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求突破。紧扣“贵人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打造,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项目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县领导领衔、科级干部包保、专人代办服务制度,为重点企业项目落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精准服务。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运用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完善基础配套,在降低物流、用电等成本上实现突破。加大上跑力度,帮助企业争取产业基金,扶持现有企业壮大,形成示范效应,推动筑巢引凤。

  三是强化诚信建设。深化诚信独山建设,出台“营商环境十严禁”等制度,坚决整治各种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突出园区建设,解决活力不足问题,在产业平台提质上求突破。集中力量打造独山经济开发区和麻尾工业园区,推进园区联动互补,实现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一是推动差异化发展。按照“一园一主导”部署,强化规划引领,独山经济开发区以贵州香港(独山)合作园区发展为平台,吸收港资、外资聚集发展。麻尾工业园区以国际物流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平台,建设南向开放桥头堡。

  二是深化园区改革。深入推进“管委会+运营公司”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园区去行政化,实现市场化运作,激发园区活力。

  三是提高产出效益。着力盘活现有的闲置标准厂房,深度清理“僵尸企业”,推行“亩产论英雄”等考评机制,提高园区产值,到2021年,实现亩均产值300万元以上,把园区培育成为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极。

  今年,我县将严格落实省州工作部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扭住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精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力争2021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20%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工业投资总量38亿元以上,新引进产业类项目30个以上,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5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为2021年实现工业倍增打牢基础。

  我县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独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黔南工业化进程中做出独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