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领导干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总结材料范文
教育整顿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总结
按照党组关于开展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民主生活会的方案要求,在认真扎实参加了前一阶段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会前我又聚焦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及党章党纪党规、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审判执行工作纪律等规定,同时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在谈心谈话,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标对表上级要求,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自我剖析,研究整改措施。现在按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做对照检查。
一、关于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认识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我们始终紧盯铸牢忠诚之魂。***总书记强调指出,政法队伍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作为维护党的绝对领导和人民民主政权的重要力量,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尤其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教育整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我们始终紧盯厚植为民情怀。***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一定要坚持民意导向,践行宗旨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群众成为教育整顿工作的最大受益者。三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我们强力推动查究整改中心环节。教育整顿的重点是清除害群之马,肃清队伍中存在的顽瘴痼疾,开展教育整顿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队伍存在的教育整顿松散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将司法不公、司法不廉等问题解决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内容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做了笔记,但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自己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但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己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助改正,而是放之任之;有时自己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今天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三是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不够。尽管我也经常学习,但学习的深度不够。我经常告诫自己要用辨证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可总是讲在嘴边,忘在手边,结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对具体问题分析力度不够,不能全面运用发展的、联系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平时疏于学习。在知识结构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学习,就要落伍。以往我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质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而放松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只满足于看看党报党刊、听听时事新闻,读读书本,偏重于时事了解,而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够,致使理论基础薄弱。由于忽视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较低。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老爱犯“三分钟”热情的毛病,这一不良习惯致使学习收效不大。
二是思维局限,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给组织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髙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是群众观念弱化。我们的一切出发点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由于我们工作经常直接与企业职工接触的机会多,与他们之间的交流较多,看到群众的疾苦多,听到群众的呼声多,渐渐地麻木了、习以为常了,群众观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
四、整改措施
随着机关教育整顿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排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发市委五届^一次全会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牢记共产党员的六条基本要求,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教育整顿。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己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今后,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整顿机关教育整顿继续查摆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教育整顿,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整顿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
晚明时期,朝中党同伐异日益严重。掌控朝政的冯保一派倒台后,朝中权柄又被新一班内阁辅臣掌控,朝野上下无不俯仰首辅申时行的鼻息,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部,北方边境侵扰掠夺不断,东南方向倭患又起,申时行处置不力,束手无策;内部,先是北方久旱无雨,继而江浙一带水灾泛滥,疫病流行,紧接着南方又天降大旱,国内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然而皇帝却仍为修陵大肆铺张,辅臣、科臣大搞私相授受,科场舞弊已然成风。
晚明时期,朝中党同伐异日益严重。掌控朝政的冯保一派倒台后,朝中权柄又被新一班内阁辅臣掌控,朝野上下无不俯仰首辅申时行的鼻息,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部,北方边境侵扰掠夺不断,东南方向倭患又起,申时行处置不力,束手无策;内部,先是北方久旱无雨,继而江浙一带水灾泛滥,疫病流行,紧接着南方又天降大旱,国内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然而皇帝却仍为修陵大肆铺张,辅臣、科臣大搞私相授受,科场舞弊已然成风。
万历十九年 (公元1591年)闰三月,时任南京詹事府主簿的汤显祖心忧朝局之下毅然上疏朝廷,直陈其弊,希望能够廓清黑暗的政治生态。这就是震动朝野的《论辅臣科臣疏》,奏章篇幅不长,但言辞恳切,逻辑缜密,最难得的是直击要害:辅臣窃取皇权,迫害忠良;科臣阿谀奉承,蝇营狗苟;直言敢谏者遭到无情贬黜,卑鄙谄媚者却一路高升。《疏》中直言:“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并对万历皇帝不理国政冒死进言:“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此《疏》一出,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无不震动,被点名揭发的辅臣、科臣人人自危。然则天下畅快,许多人致信汤显祖同乡好友,曾任山东道御史的丁此吕,希望得到这份奏疏的全文,一睹为快。
汤显祖虽身居末位,但仍以其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勇于直谏的不屈斗争精神,使朝廷上下风云变幻。万历皇帝先阅此《疏》,雷霆大怒,示谕内阁:“汤显祖以南部为散局,不遂己志,敢假借国事,攻击元辅,本当重究,故从轻处了”,并将其贬至广东徐闻任典史添注;再阅此《疏》,心中波澜渐平,却无比忧心国是;三阅此《疏》,万分警醒,下定决心肃清流毒,一鼓作气地将祸乱朝纲的毒瘤铲除殆尽,辅臣申时行、王锡爵当年便被准许致仕回乡,科臣杨文举、胡汝宁等则被直接罢免。一时间,人心振奋,民心凝聚。
1901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为安徽省第一所大学——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回望书院办学育人的光辉历程,学人德行兼修的治学理念和倾心教育的奉献精神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敬敷五教,树育人之念
“敬敷”二字出自《尚书·舜典》,蕴含恭敬布施教化之意。宋朝理学宗师朱熹曾开宗明义地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取其为名实则体现了书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学宗旨和不懈追求。对教育者而言,却蕴含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和温情。
据《金陵诗徵》记载,敬敷书院乃“人士荟萃之区”,一大批品行方正且学问博通的名流巨儒汇集于此,给学子树立了严谨治学、倾心教育的榜样。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非桐城派大师姚鼐莫属,他曾两度出任书院山长,即便到了71岁的高龄仍身体力行,专注于教书育人。姚鼐编选教材《四书文选》,视其为写作范本,“授敬敷书院诸生课读”。在四库馆时他便提出“君子重修身而贵择交”,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逐步为代代生徒认可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书院尊师重教、诲人不倦的文化氛围和乐奉于教、教导有方的优良传统。
太平军占领安庆期间,因战乱导致城内各种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毁于一旦,敬敷书院也未能幸免于难。后书院得以重建,又开始积极招徕士人,传承书院文脉。书院讲习规模逐渐扩容,除却桐城派鸿儒硕师之外,历任安徽各级官员如巡抚、藩司、知府等都会定期来书院授课;他们虽在不同时期掌教,但施教的理念却一脉相承,即德育为先,文化育人。正如黎庶昌所作之评价:“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养之。于嘉惠寒士之中,寓识拔才俊之意。皖中人士莫不感奋。”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书院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和清流,而书院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传统对安徽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可谓我国传统教育实践中的珍贵遗产。
以古为先,持包容之态
伴随着清末西学东渐的浪潮,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仁人志士都将兴学作为救亡图存的关键,却在如何兴学的问题上分歧颇多。
此际,时任安徽布政使于荫霖肩负起书院兴学自强的重任。他始终认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应主动出击、做出应对。于是,一场呼唤“变通书院章程,以裨实用”的变革之风逐渐兴起。鉴于新增算学、天文等实学来变通敬敷书院课艺,原有的教学场所自然需要进行相应扩建和改造,移建书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首要举措。将安庆府城北门外作为选址,在远离喧嚣、回归山林的同时,也践行着宋代书院“山林隐逸”的传统。
希冀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学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敬敷书院的时任掌舵者于荫霖等人高举经世致用之旗,树立了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书院在1899年12月4日的考课中出现了“泰西议院,今日中国是否可行”的策论题目。改变并不止步于此,强调“以西学专才治事”与“以中学通才治民”并行的教学观点更体现在学科体系上的中西并重。进入20世纪,书院的课程最终被确定为“以经史为先,端品励行为本,讲求算术测绘,为天文舆地及格致化学之阶,然后辅之以各国语言文字”。这无疑在存古之风的基础上,将西学“易以新名,饰以古义”,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敬敷书院纳西学于经学之中,革除旧日书院“空疏之弊”,客观上会通中西,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因时而变,开发展之势
适值新陈代谢的近代之际,书院的趋新改革进一步朝着教育现代化迈进。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一纸诏令,全面启动新政,要求各地省城书院变更为大学堂。为升级改造为“安徽大学堂”,城外的敬敷书院在安徽巡抚王之春细密筹划下,迁移至城内,与讲求西学的求是学堂合并。于是,书院作为地方高等教育中心的权责日渐明晰,不久即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
时移世易,虽然敬敷书院之名变更已久,但安徽高等学堂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爱国忠节之士和治学致用之才。不得不说,这和近代著名的桐城派大师严复密切相关。1906年,严复担任学堂监督,大力革新学堂课程,重视英语、数学和实学教育资源的普及,从而推动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他的关注焦点和果断举措,既秉承桐城先贤重视人才、兴学从教的传统,又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继清代著名省学之后,敬敷书院在近现代相继发展为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等,为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 ?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解放后,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继续迈进。
? ?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解放后,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继续迈进。
? ? ? 70年来,中国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真可谓沧桑巨变、换了人间!比如经济上,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奇迹。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引擎。政治上,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历史飞跃,创造了政治长期稳定的奇迹。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制度运转稳健,人民群众对党高度认同。70年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减贫奇迹。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此,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自豪。
? ? ? 有实力才能自豪、才有自信。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总书记所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是何等的豪迈和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最强音: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中国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明确要求再出发
? ? ? 中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个重要时刻,明确前进道路上的要求,不仅必要而且及时。
? ? ? 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中国7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领导。新中国70年来之所以走得稳健,和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密切关联。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牢牢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坚持”,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为继续前行提供了政治保障、依靠力量和明确方向。
? ? ? 二是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党一直在努力。在毛泽东艰辛探索基础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大家庭。此后,我们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政策,保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依然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一定会迎来祖国的完全统一。
? ? ? 三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此后,我们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进新时代,我们明确表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这些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的大战略大思路大情怀,必能为我们照亮前行之路。
? ? ? 四是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关键。人民军队为人民,天职是保家卫国。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防军队建设在新时代得到革命性重塑,战斗力显著增强。70周年阅兵就全面展示了党领导下的人民部队是威武之师,是捍卫国家利益的钢铁长城。要在坚持党指挥枪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
没有亚运会全运会那么国人熟悉,汇聚社会和军队体育项目于一体,代表军事体育最高水准的世界军人运动会首次来到中国。世界各国的军人健将们聚集在武汉,通过体育和竞技的方式“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不仅是各国军人参与进行的运动会,更是对军队、国家和当今世界发展有着独特价值的时代盛会。
提升军队战斗力
? ? ? 军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军人是时代的负重者,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厚望。军队要有战斗力,军人就得刻苦训练,拥有出色的体能素养和运动能力。良好的竞技水平、精神面貌和身体机能是保家卫国的基础,更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军运会体现着世界军人的最高竞技体育水平,是军人的奥林匹克追求,在更高更快更远更强更准的感召下,军运精神是对战斗精神的最好诠释和昭示。军人们鏖战赛场,为国家和军队争取荣誉,奋战赛场的意志,是军队建设发展和战斗的宝贵精神。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的研究表明,军运会有助于“培养士兵之间的信心和凝聚力”“创造军事契合和积极主动的士兵”“增强兵役的吸引力”“识别,培养和激励人才”“提供国际竞争经验”等。世界各国优秀军事体育人才在大赛中的竞技特点、训练方法、技术运用、精神风貌都是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要素,必将激励着军事训练和军事人才的发展,成为新时代强军事业中不断汇聚的力量。军运会中所展现的拼搏奋斗,为荣耀而战更是实现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精神动力。在军运精神的感召下,官兵训练更刻苦,体魄更强健,战斗力更强劲,让体育真正融入军人养成和战斗素养中去,为实现强军梦筑牢根基。
促进体育和国家事业进步
? ? ?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成就和精神是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动力。参加军运会是军队体育的一面旗帜和世界导向。军事体育是现代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在军事环境下,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纪律要求、良好的组织制度,造就和影响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荣誉,推进着体育强国建设。军事体育发展则是国家兴衰的表现之一,1919年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在法国巴黎郊区发起首次世界性的军人运动会,那时的中国积贫累弱,军人都走不出国门,何谈参加世界性运动会。100年后的今天,中国首次主办世界军人运动会,并由国家和地方协力举办一届走出军营的军运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更是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友谊的自信风度。一流的场馆、一流的组织、一流的竞技,是伟大时代与强国之路相逢的产物。军运会带来的建设布局正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军运会中的拼搏精神将成为强国路上的崭新动力。武汉军运会不仅打造国际军体赛事的中国标准,将军运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更是中国军事体育外交的大平台。运用好主场机遇,在国际军体舞台上把中国故事讲精彩讲动人,将会让中国声音更洪亮、中国形象更美好、中国模式更受青睐。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 军人是和平的捍卫者,为和平而战是军人的荣耀。创办军运会就是希望全世界军人能告别战场,来到赛场,为友谊为和平而奋斗拼搏。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军人们表现自身风采,展示不同国家军情风貌,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捍卫和追求。持久和平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追求,军运会正是为夯实人类和平根基而努力。来自各国的武装力量走在一起,放下战争和仇恨,是对世界和平的促进和维护。军人们在赛场上一起奋斗、一起展现、一起留下珍贵记忆,共同为人类命运构筑出精彩,为世界未来与和平积累友谊力量。军运会的举办和进行,对世界军队和国家间“提高跨文化和国际竞争力”“使用体育作为有效的外交推动者”“加强国家间的团结”“使用运动来消除冲突和建立和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军运会的使命和宗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引下将不断发展,成为追求持久和平的重要平台。
? ? ? “体育传友谊”。曾经体育让军人从战场走向赛场,进而诞生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今时代下,军运会让军人们再一次在体育赛场上相聚。军运会是战争与和平这一恒久主题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时代产物,是团结全球国家和凝聚人类价值的现实载体,是军人荣耀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