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学习-“长征精神”-中国精神范本五篇,(图文)

中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写作范文

用“长征精神”锤炼优良品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生动再现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对阐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很有意义。

  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虽然长征这段历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是“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当前,全党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既要从大处着眼,树立远大理想,又要从小处着手,踏踏实实做事,更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

  用“长征精神”锤炼敬畏之心,工作中淡泊名利。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长征精神”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用“长征精神”锤炼敬畏之心,不为名利,才能赢得民心。要用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为众不为寡,为公不为私,真真正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然之道利万物而不争,我们为国家做事,为人民做事,不分时候,不择地点,事成之后,应该退到人民身后去,不去争名利,因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用“长征精神”锤炼进取之心,学习上严以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征精神”是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在学习上要用“长征精神”锤炼进取之心。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先从正心修身开始。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改。要不断学习,广大眼界,以时不待我的精神状态,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
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勇挑时代重任;
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气魄,积极迎接新挑战,努力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用“长征精神”锤炼朴素之心,生活上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长征精神”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员干部在生活上要用“长征精神”锤炼朴素之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质上,腰包鼓了,我们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精神上,娱乐多了,我们也正在从低俗向高雅转变。但是,餐桌浪费、包装过度、生活奢侈等奢靡之风,仍然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生活还跟不上物质生活的发展。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是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能丢掉的优良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用“长征精神”守护不变初心,用“长征精神”锤炼优良品格,用“长征精神”铸就时代灵魂,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关键词:品格,精神

 

中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写作范文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延续“精神血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学常新;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找寻“爱国”“为民”“奋斗”的精神,延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奋勇前行。
  学好党史,延续“爱国”精神。“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建党一百年以来,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先后出现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的背后是无数名爱国人士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爱国”精神,党员干部应当做到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主义真谛、厚植“爱国”情怀、延续“爱国”精神,自觉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始终胸怀全局,心系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砥砺前行,做到有所作为。
  学好党史,延续“为民”精神。“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早已成为了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回顾我们走来的百年历程,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后涌现出了“人民公仆”焦裕禄、“将军农民”甘祖昌、“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人民楷模”朱彦夫等一大批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英雄人物,他们心系群众、坚守初心,是每位党员同志学习的榜样。牢记初心使命,延续“为民”精神,党员干部应当心系人民、情系人民、身系人民,不断强化为民意识,主动向老英雄、老党员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怀赤子之心,把群众一直装在心里,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以实干和担当诠释人民公仆本色。
  学好党史,延续“奋斗”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经历了从民主革命时期为无数工农的奋起抗争,到战争年代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英勇反抗,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创新发展,以及进入新时代实现了全面脱贫的伟大奇迹。每一段历程都印证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征程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延续“奋斗”精神,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学习百年党史,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蓄满精神力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做好各项工作,发扬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接着一步走、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奋斗精神,在自己最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实干担当、发光发热,在砥砺奋进中将党的“奋斗”精神不断延续。

关键词:党史,血脉,精神

 

中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写作范文

在党史学习中品出“别样味道”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开班,自治区党委书记强调,要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用好学习材料,对照初心,常思使命,品出“别样味道”。

  在墨汁蘸粽中,品出真理的“甜味”。1920年的春夜,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陈望道吃粽子时错把红糖水当成墨汁,还答复母亲说“甜极了”。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他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甚至比红糖更甜。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要找准“真理的味道”,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新出理论成果,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将此作为自己行为上的准则、工作上的指引。要善于从百年非凡历程中探寻真理光芒,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让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信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烽火家书中,品出信仰的“纯味”。“在儿本身只痛苦一时,死而矣已。自问对国家、民族于人民是无愧聊以自慰的……”这是朱尊华烈士在狱中给父亲留下的遗书,半年后,朱尊华在三茅镇驼子桥英勇就义,年仅33岁。这份家书铭刻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念,更体现着革命烈士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接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走最难的险路,将担当作为变成行动自觉,奋力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在“长征精神”中,品出奋斗的“苦味”。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一路枪林弹雨,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咽树皮,不管路程有多难,红军依然不怕苦、不怕死,倒下一茬还会接着站起来一茬。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传承长征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从历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以此作为自己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要主动扛起时代重任,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在岗位上,真抓实干、踏实肯干,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学出坚强党性和信仰担当,把学习教育激发出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关键词:党史,别样,味道,中品出

 

中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写作范文

在党史滋养中赓续前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努力学好党史,是基层党员干部当务之要、也是永恒话题。只有从光辉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精神伟力,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成为一名使命担当、清醒清廉、奋楫争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士。

  学习党史,锤炼党性,做“使命担当”的党员干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在百年政党的奋斗历程中,在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光辉历史中,一辈辈中国共产党人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构筑起了超燃不息的精神谱系和一座座精神高地,为我们夯实了理想信念之基,提供了不竭力量之源。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只有沿着革命先烈和时代先锋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面对未来时才能永葆初心、方向不矢。翻开党史彼时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三座大山”,此刻新时代先锋为夺取“三大攻坚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党史告诫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应珍惜当下、珍视党和人民赋予的这份神圣使命工作,鞭策着我们既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要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真正能在百姓疾苦上善于担当,又能在大事难事上善于担当。

  学习党史,淬炼灵魂,做“清醒清廉”的党员干部。“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以史为鉴,能明晰未来方向。以发展的思维领悟历史的演变规律,以解放的思想把准社会发展走势,就是要跟紧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我们还应立足当下,反思自我,从历史角度精准定位中,为自身发展提供广视角、拓思路、新看法,做到明史知今、鉴往知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修好这门必修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基层党员干部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底线坚守、红线远离、防线牢筑,做到心有戒、行有界,始终以淡泊之心来对待工作,真正做到任何时候和情况下,经得住清贫、寂寞和诱惑的考验,面对歪风立场不移,管得住自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警醒培养自觉,以“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慎防微杜渐,及时浇灭那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杜绝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清爽做事、清白为民的廉洁表率。 

  学习党史,精炼本领,做“奋楫争先”的党员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想要在干事创业拥有厚实的“底子”,必须要锤炼过硬的本领。学习是提升能力增强本领的必由之路,要把“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不足的“饥饿感”根植于心,以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补短板、填盲区、强弱项,做到以学修身、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强化能力素养、提升担当能力,并注重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基层党员干部的处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落实。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发扬好“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把事情做精做细,宁愿多跑腿、多动脑也要让老百姓少走弯路,才能切实处理好党的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党员要有竞争力,要有敢拼敢搏、向实绩较劲的勇气,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创有争先的关键点,以能冲向前的姿态,争先恐后地狂奔在实现目标道路上,确保自己既能担起冲锋责任,又能挑起带头大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学好党史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更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通过学习党史,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让党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让为民服务本领更加提升,让清正廉洁之风更加自觉,把自己锻造成一名经得起党和人民考验、历史检验的合格基层党员干部。

关键词:党史,中赓续

 

中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写作范文

“长征精神”“咏”流传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在红军战士谢志坚的一双草鞋面前驻足凝视,追忆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革命壮举,重温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诠释出的伟大“长征精神”。

  长征万里路遥迢。85年前,江西于都,红军战士用一双草鞋踏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风雨如磐、沧桑几度,红军战士一往无前、坚韧不屈,完成了一次唤醒民众、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那段苦难和辉煌交织的历程依然光辉熠熠,焕发出来的伟大“长征精神”贯穿古今,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赓续奋斗,创下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85年后的今天,我们深入发掘“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长征精神”在不断地发扬和传承中生生不息、永远流传。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的最高表现。严寒酷暑、饥饿干渴、险恶地势、紧迫局势……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险境和敌人殊死搏斗,让希望一次次绽放在漫长又艰苦的征程中。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处处体现着红军“不怕艰难、永久坚持”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激励人坚定前行。85年前的长征路如此,85年后的今天亦如此。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新的长征路。面对国内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经济上行的压力、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乃至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等难题,新的长征路会更加艰苦、更加漫长。因此,我们要做好十足准备,回忆长征、纪念长征,不惧磨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过“半条棉被”的感人故事。长征期间,三名女红军借宿在一村民家中,见村民家境贫寒,临走时将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下一半留给村民。共产党人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令人动容。在长征路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战士之间互相帮扶、共迎难关,红军与群众之间互帮互助、风雨同舟,为红军战胜困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今天,类似的故事仍然在发生。脱贫攻坚、治理环境、扫黑除恶、强化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共产党人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守为民初心;
面向国际社会,中国积极援助贫困国家,大规模对外投资,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共同发展做出贡献。未来发展中,为答好这些时代命题,我们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崇高品质,奉献人民、奉献国家、奉献时代,与他国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家乃至全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实干精神的最佳呈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如果不是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不是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革命的星星之火不会被点燃。长征路虽险,但共产党人凭着创造中国光明未来的美好希冀,咬紧牙关不言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走过荆棘、跨越阻碍、突破困境,最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在前、指引前行,当坚定信念、一往无前。目前,虽然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面对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还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都要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练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持之以恒地发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要我们牢牢把握“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让“长征精神”的价值意义在不断的重温和品读中得到升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关键词:精神